癌症是本港頭號殺手,佔全港2019年整體死亡人數約三分之一。儘管癌症患者主要為較年長的人士,筆者卻有多位年輕朋友罕有患上癌症,多數為針對兩性的癌症,包括子宮頸癌、乳癌、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,根據全世界數據,發病率確有年輕化的趨勢。然而,並非每種癌症都是不可預防的,子宮頸癌就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,更是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目標在本世紀末前消除的疾病。由此,香港政府亦推出香港子宮頸癌疫苗接種計劃,為求減低子宮頸癌對社會的負擔。
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,患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是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感染。HPV是一種會經由性接觸傳播的常見病毒,因應基因組合有逾150種,不同的HPV基因組合會引發不同的病症。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有13種,大多HPV病毒能被人體自身免疫力清除,但若宮頸持續受感染,細胞會演變成子宮頸上皮內瘤,隨時間更可能發展成子宮頸癌。
可幸的是,透過接種疫苗和癌前病變篩查,以及適當跟進和治療,大多數的子宮頸癌是可預防的。作為預防子宮頸癌的第一級預防策略,衞生署自2019年起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為全港女童免費接種。然而,重要的是大眾應該提高意識,並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,採取安全性行為及避免吸煙,進一步減低發病率和死亡率。